全球都在去美元化,為何美元還不崩盤?

全球都在去美元化,為何美元還不崩盤?的封面圖

其實,在全球29個國家拋售近萬億美債的背景下,關於美元霸權崩盤的討論甚囂塵上,但是無論網上如何對美元進行唱衰,美元崩盤的迹象並不明顯。

截止去年四季度,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占比,從第三季度的60.5%降至59.02%,只有小幅度下滑。從這個數據我們也可以看到,美元依然是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巨無霸”。

說到這裏,可能很多人都會不解,為什麼美國放水力度這麼大,而且各國都在去美元化,為什麼美元還不崩盤?

事實上,很多國家去美元化,只是想降低對美元的依賴,而不是真的要拋棄美元。各國對美元還是非常信賴的,因為美元能長期保持穩定。不像俄羅斯的盧布、巴西的雷亞爾、土耳其的裏拉等貨幣,可能在一天之內就會貶值10%以上。

而美元獲得“支撐”的背後,是因為美國擁有世界第一經濟實力和世界第一軍事實力,除此之外,還有一套提供保障的制度體系。而這就和石油、美元是分不開的。

1971年,美元與黃金脫鉤後,美國迫切需要重新找到一個支點,於是他很快就把目光放到了有“黑色金子”美譽的石油上,之後美國就找來OPEC組織中具有領導地位的沙特,與其達成一系列的協議,要求沙特在進行石油交易時,必須採用美元進行結算。

石油是現代工業的命脈,它的重要性有多大,不言而喻。從中東石油危機引發的1973年—1975年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中,也可見一般。簡單來說,或許有些人對美元並沒有好感,但是石油是不可或缺的。

可以說,石油貿易是美元流向全世界的重要支柱,只要美元沒有和石油脫鉤,那麼對各國而言,在達成徹底的能源革命之前,幾乎所有國家都很難擺脫對美元的依賴,更不用說,現在全世界的貿易,有很大一部分都採用美元進行結算。


至於美元為何始終保持穩定,就需要說到美國國債了。美國向世界輸出的美元,最後都是通過購買美債等方式回流到美國。而美元超發的貨幣,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也是流入到國債。

衆所周知,過去一年美國財政刺激規模超過5萬億美元。也就是說,有超過5萬億的美元流入全球市場,但這些錢的很大一部分都沒有在市場上流動,而是被用于購買美國國債。事實上,在過去一年,美債總量就增加了4.55萬億美元。

換言之,真正在市場流通的“熱錢”,還是在各國國家可以承受的範圍內,而且正是有國債的托底,美國才有濫印美元的底氣,也能保障美元的穩定。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超過28萬億美元的美債,看似數字很龐大,但實際上海外投資者只持有7.1萬億美元左右,美債最大的買家是國內投資者。因為無論網上對多個國家拋售美債討論得如何熱火朝天,其實對美國的影響還是十分有限的。而且,美債200多年來都沒有出現過債務違約,這也是其他國家相信美元的其中一個原因。另外,身為美元控制閥門的美聯儲也是懂得開源節流的。

根據數據統計,從1913年美聯儲成立到2013年100年的時間裏,美聯儲發行了約10萬億美元。同時,美國向來還有一個專業指標,用來限制因美元發行導致貨幣貶值。之前即使因為疫情,美聯儲打破了這一規則,但是美元的發行還不至於太泛濫。

基于以上種種因素,美元為什麼不會瞬間崩盤就不難理解了。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