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投資組合?所有重點一次看完!

如何制定投資組合?所有重點一次看完! 的封面圖

大家都知道在投資的過程中,風險越低越好,但同樣的金融商品,風險越低也代表報酬越低,因此如何管理資產、並做到降低風險就相當重要。

「投資組合」即是藉由不同類型、關聯性低的資產,來達到分散風險並穩定資產價值的效果,除了可以節省關注市場的時間之外,也可以讓一般投資人的資產達到穩定成長! 

然而在制定投資組合時,除了個人的預期目標之外,還需要注意哪些重點呢?立刻帶你了解制定投資組合不可不知的四大重點! 

風險承受度

每個人對於自己的財務狀況、可接受的損失程度都不同,較保守的投資人可能會在3%時便停損,而較積極的投資人可能可以承受到15%甚至20%的損失,而「風險承受度」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其會隨著每個人的資產狀況、投資經驗等因素而變動,因此投資人應定期檢視自己的風險承受度,以避免做出不合適的投資決策。 

若不知道自身的風險承受度,可利用各家金融機構提供的「風險屬性測試表」來測驗自己的風險屬性,再選擇相對應的投資工具! 

 

以基金投資為例,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度後,便可選擇相對應級別的基金做投資 

(該圖表僅供參考) 


資產波動

不同金融商品的波動程度皆不相同,在制定投資組合時,除了選擇關聯性較低的資產之外,也可以將波動度大與波動度小的資產相結合,而「股票」與「債券」的搭配是目前最廣為人知的配置。 

 

股票與債券的組合主要是透過兩者在價格波動上的「幅度」以及「方向」不同而達到互補: 

  • 以「方向」來說,市場景氣看好時,資金流向股市居多,而當市場景氣看壞時,則流向債市居多,導致股市與債市的走向往往呈相反方向。 

  • 以「幅度」來說,股票受到市場消息與企業經營狀況影響較深,價格波動大,而債券基本上只要不違約,即可在時間內獲得固定利息並拿回本金,價格波動小 

因此股票與債券的組合為市場上最常見的投資組合配置,而投資人也可以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度,透過分配股債之間的比重,來制定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 

 

投資人可針對不同風險屬性,配置股債之間的比重(此圖僅供參考) 

       

市場差異

除了投資商品的選擇外,不同的市場其風險程度也截然不同。 

以成熟市場與新興市場來說,美國、日本以及歐洲部份國家屬於「成熟市場」,國家經濟已高度發展,投資市場的表現也相對穩定,而「新興市場」國家則正處於發展階段,成長率通常會高於成熟市場國家,在全球景氣良好時,新興市場的表現可能超越成熟市場,但同樣的在全球景氣衰退時,其下跌的幅度也將更甚於成熟市場。 

因此投資人除了要選擇投資商品外,投資到適合自己風險屬性的市場也至關重要,可以降低預期之外的波動。 


調整配置

了解自己的風險屬性、適合的配置與投資市場,制定好投資組合後,並不代表就可以放著完全不管了噢!不論是股市還是債市,或者任何投資商品,都有可能因為市場出現極端狀況,或是表現異常時,造成大幅波動,因此仍需隨時關注,並作出相應的調整。 

假設原本是一位保守型投資人,資產配置為20%股票,80%債券,但由於股市表現大好,讓整體資產配置大幅波動,變為50%股票,50%債券,大幅偏離了原先的配置,除了與一開始的設定不同之外,也增加了整體的風險,此時便需要透過調整資產配置,將投資組合調整回原本的股債比例,以符合投資人原先的規劃。 

以保守型投資人為例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對於投資組合都有一定的概念了吧! 

如果還是覺得,制定投資組合太麻煩、沒有時間關注這麼多、只想輕鬆投資的話: 

「買基金」可以直接幫你省去所有的煩惱! 

基金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投資組合配置,也可以根據你的風險屬性來挑選適合的基金,還有專業經理人幫你把關,任何人都可以輕鬆上手! 

 

快快加入「好好基金」,輕鬆投資0負擔! 

立即點擊前往!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