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近期市場的各項不確定因素,美國今年三月的就業數據也因此繳出了差強人意的表現。美國勞工統計局上週五公佈的數據顯示,3 月份美國經濟增加了 431,000 個就業,失業率降至 3.6%。此次的就業數據與令人驚豔的 2月相比略顯平淡,當時的就業人數為678,000 人,失業率為 3.8%,超出了分析師的預期。
依照美國最近兩個月的就業表現,足以證明當地的經濟以及就業市場確實已逐漸走向復甦,然而成長動能出現減弱跡象也不免讓人有些擔心。究竟是哪些不確定因素拖慢了美國及全球經濟的復甦腳步,投資人該關注哪些消息,又應該如何布局呢?
誰是經濟復甦的絆腳石? 疫情排除嫌疑 通膨才是罪魁禍首
或許有人會將就業數據的放緩歸咎於疫情的影響,然而事實或許並非如此。美國今年3月的失業人數減少了 318,000 人至600萬人,與 2020年2月疫情爆發期間的就業情況相比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化。而目前的失業率也與 2020年2月的數據維持在極小的差距內,當時的數字達到了 3.5%的歷史低點。有鑑於此,我們可以做出美國就業市場已逐漸正常化的推論,隨著疫苗覆蓋率的逐步提高以及治療技術的提升,就業市場的復甦或許還能因此加快腳步。
圖一、美國失業率自2020年疫情爆發的高峰後便開始緩步下降(圖片來源:FRED)
隨著疫情被排除嫌疑,誰可能是拖累美國經濟的絆腳石也不難猜,持續寫下近年新高的通貨膨脹率才是真正的不確定因素。若將通貨膨脹的成因再往下細分,造成各項價格大漲的因素又包括了原物料價格的飆升、烏俄戰爭的搧風點火,以及工資上漲的推波助瀾。
這也代表以維持物價穩定為己任的美國聯準會或許還需要繼續施行一系列的貨幣緊縮政策。 為了控制居高不下的物價,美國聯準會在上個月施行了自 2018 年以來的首次升息,將利率提高25碼,而台灣央行也緊接著美國進行了事隔十年後的首次升息。可以想見升息議題早已成為全球各大經濟體的主流,市場更普遍預期美國聯準會在 5 月將有機會擴大升息幅度。總和來說,美國的就業市場仍在恢復至疫情前狀態的軌道上,而包括就業、通貨膨脹以及升息議題勢必也是投資人在未來數個月不得不持續關注的變數。
抓住近期獲利題材 用這些商品布局
如果看好美國逐漸復甦的經濟前景,便可以依照美股大盤以及各類股變動,分批佈局各種相關商品。國內目前有發行多檔與美股掛鉤的ETF,其中便包括了追蹤每股三大指數的
針對通貨膨脹的部分,市場中不乏許多具備抗通膨特性的商品,包括傳產股、固定收益商品以及大宗商品等標的一般也被認為是通膨期間的明燈,投資人便能布局將這些標的一網打盡的ETF,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