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投債vs債券ETF,產品特性你真的懂了嗎?

直投債vs債券ETF,產品特性你真的懂了嗎?的封面圖

【從直投債到ETF,債券市場特性詳解】

*10/14將總現金流算法更細化一些

美國中長天期公債殖利率一噴再噴,所有投資人想必都很煎熬,甚至有投資人可能擔心歸零風險,今天讓小黑從債券的本質來看待這件事。


這篇文章提到的概念比較多,因此我先把各段概念總結在文章最前面,方便大家思緒飄走的時候可以對著看:

 

1.這兩年債券殖利率狂升,反過來說也就是價格方面狂跌。

2.透過30年期現貨可以看到價格狂跌,並且殖利率與指數一致,從這邊可以得知指數背後反應的是(連續的)現貨表現。

3.透過10年期現貨逐步到期的案例,可以理解兩件事,首先是債券本質,使價格在接近到期的時候會回到par。其次是隨著年限縮短,到期時間接近,對標的指數也會逐步變短,不過對30年期公債直投投資人來說,由於年限很長,數年內都還是會對標30年期公債指數。

4.ETF與現貨的差異是,ETF是固定住一個區間,在這個概念之下ETF會一直賣舊買新,維持長天期部位,因此對標的指數不會改變,觀察上只要看長天期債殖利率就好。


5.新出的債券價格是100,舊的債券已經跌到60塊,但這其實不影響ETF,不會導致成本堆高,不同於原油期貨ETF的概念,債券的投資價格並非關鍵,重點是到期時的總現金流,市面上的舊債賣60塊,跟新債賣100塊,最終總現金流都是一樣的。

6.因此投資ETF,最大的關鍵就是長天期公債指數殖利率的走向。

7.正二是利用期貨做到正一的槓桿概念,但本質不變。

 

都說殖利率持續走升,價格方面如何變化?

我們都知道2022年,債券遭遇了近百年來最大的下跌,隨後在去年10月,由於市場開始猜測升息結束時間,因此殖利率稍微往下了一段,隨後走平。再來到近幾個月,由於市場開始擔憂中性利率走升,殖利率再度攀升到5%的位置。

 

【長天期公債殖利率衝到5%】

 

由於這兩段事件的影響,公債價格碰到基本上應該可以說是史上最大的跌幅。

【忘記在哪個媒體看到的引用圖片】


30年期債券現貨觀察價格與殖利率

那麼價格跌了這麼多,該如何從債券的本質來理解這段價格的跌幅呢?我們先以一檔當前存在的債券現貨(而非指數),來看待價格的走勢。

 

這是一檔將在2051/8/15到期的30年期債,所以我們也可以反推出,他的發行日是在2021/8/16,也就是說這檔債券經歷了2022年以及2023年的所有事件。與上一張圖類似,價格從100到低於60,從發行日到當前,這兩年下來它的價格確實下跌了40%以上。

【2051/8/15到期公債殖利率】

*為了資料處理方便,我在Excel中把整數價格後面的小數點刪掉

 

切換視角,這檔債券的殖利率走勢與30年期公債【指數】殖利率也相仿。這邊就必須要提到公債指數殖利率的規則,每當有新的30年期債券發行,指數就會取用最新債券(On-the-run)的殖利率做為參考,也因此導致兩條線有些微差異。

 

【指數(以最新發行的債券為資料)殖利率與2051到期的債券幾乎一致】

 

但從這段走勢來看,不難發現兩條線走勢幾乎是一致的。所以我們可以說,雖然新債會持續發行,但大致上來說,我們看的指數與實際現貨在表現上相同。

 

從價格的角度來推論債券現貨的未來,最後會如何?

大家都知道,債券的本質就是在發行主體不違約的情況之下,期間固定償息,最終在到期時歸還本金。因此理論上只要沒有違約考量,無論當前狀況如何,接近到期的時候,債券的價格會回歸票面價格,大部分就是100元,否則反過來想,如果債券在到期前一天還在60塊,但到期的時候發行人會歸還100塊,那不就太不合理了!

 

這邊為了方便,我選了一檔10年期公債,雖然跟30年期債略有差異,但它是在2013/11/15所發行的債券,一直到2023/11/15到期,經歷這兩年的事件後即將到期,剛好可以看看它在經歷這些事件之後,並且在快到期的前夕,價格的表現。

 

【202311/15到期的10年債價格走勢】

 

從圖中可以看到,雖然市場不斷遭遇新的事件,但由於這檔債券持續接近到期,也就是在不違約的情況下價格會回到100元,因此價格受到衝擊的幅度較小,並且在近期價格反而逆勢走揚,回到票面價值的驅動因素大於市場因素,這也是當前可能面臨的最差狀況。

 

以當前的30年期債來說,雖然當前價格只剩下50%,但是隨著時間經過,還是會慢慢回來,假設真的遇到最最最極端的狀況,30年後回來看,將利息+再投資收入+價格回到par(100)的總收益來回推,每年還是會有5%左右的報酬,這也是殖利率的定義。

 

隨著債券逐步到期,殖利率又是如何變化呢?

接下來還是用2023/11/15到期的10年公債來觀察殖利率,我們可以看到在剛發行的2014年,距離到期還有10年的時間,它的殖利率走勢會跟10年期公債指數相同。

 

不過隨著時間經過,這檔債券越來越接近到期,例如在2020年左右,它的殖利率會轉而對標2年期公債指數,隨著到期時間剩下2年,它實質上已經變成了2年期債券。

 

【隨著到期年限改變,對標指數也會變化】

 

然而對30年期公債現貨的投資人來說,由於年限較長,要導致指數更改的時間也很長,數年內都還是會對標長天期公債指數。

 

了解了直投債之後,看看ETF又有什麼不同?

相比於剛剛提到的都是單檔債券,我們現在再來看一下大家買最多的債券ETF,與直投債有什麼差異。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想比於直投債的到期期間明確,債券ETF都是取一個區間作為名稱,例如SHY是1-3年債券ETF;TLT是20+年債券ETF。之所以要取這樣的名字,或者說選債規則,是因為30年期債券過了一天,實質上就變成29年又364天債券了,如果真的是30年期債券ETF,那麼唯一符合規則的時間就只有發行的那一天。

 

從這邊也可以推導出,債券ETF底下所持有的債券,是在一個範圍內的期間,例如TLT之中,其實就包含了許多檔介於20年~30年間的債券。如果部位中有債券年限即將小於20年,那麼經理人就會將持債賣出,補上期限更長的債券部位,以符合規則。

 

這項規則可以保證整體債券ETF的到期期間一直維持在20年~30年的範疇之間,也代表殖利率基本上落在同一個區間,因此性質都會很類似,做為投資人,我們只需要持續追蹤30年期公債殖利率,就可以了解我們投資的標的狀況。

 

債券ETF的特性-只需要盯著同一件事情看就可以

ETF持續賣舊換新,對於投資人來說比較方便。方便的角度是在於,今天投資人之所以購買長天期債券,就是看好長端債券未來的走勢,如果像現貨一樣抱一抱之後,到期時間開始縮短,那麼就和當初買進的理由不一致了。並且由於20年~30年屬於長債的範疇,因此大體來看性質會比較類似,可以確保自己的部位曝險相同。


不過對於這種轉換方式,有比較細心的投資人想到,如果即將剃除的債券價格只剩下60塊,但買入最新的100塊債券,這樣不就硬生生的推高成本了嗎?

 

這種擔憂完全可以理解,如前幾年的原油事件,隨著近月期貨的原油跌入負值,部分原油ETF經理人紛紛將近月合約換到遠月,但隨後油價大幅反彈,遠月反而受影響較少,最終變成吃到整段下跌,卻沒參與到反彈,資金直接消失的結果,我有個朋友就是在油價不到20的時候抄底,最後幾乎是在油價彈到60塊才回本。

 

債券ETF的核心概念-總現金流才是關鍵

對於債券來說,當年原油ETF的慘案基本上不會發生,因為雖然賣出價格60的債券,買入價格100的債券,看起來非常吃虧,但由於剛發行的債券會跟隨市場殖利率來調整票面利率,所以最終ETF部位水準還是會維持相同的殖利率水準,作為投資人,我們還是只需要關注殖利率本身即可。如果投資人希望能更清楚理解這個概念,可以參考以下範例:

 

【狀況1:升息發行的5年期公債】

到期年限為5年,票面利率假設為1%,市價為100。

此時這檔債券的殖利率為1%,總現金流可以獲得$105。

期間

1

2

3

4

5

加總

利息現金流

$1

$1

$1

$1

$1

$5

利息再投資現金流

-

$0

$0

$0

$0

$0.1

本金現金流

 

 

 

 

$100

$100

總現金流

$1

$1

$1

$1

$101

$105.1



【狀況2:升息發行的5年期公債】

由於已經升息,因此市場殖利率上升,新發行的債券利率也會更高。

到期年限為5年,票面利率假設為5%,市價為100。

此時這檔債券的殖利率為5%,總現金流可以獲得$127.63。

期間

1

2

3

4

5

加總

利息現金流

$5

$5

$5

$5

$5

$25

利息再投資現金流

-

$0.3

$0.5

$0.8

$1.1

$2.63

本金現金流

 

 

 

 

$100

$100

總現金流

$5

$5.3

$5.5

$5.8

$106.1

$127.6

這邊我們可以注意到,升息後發行的債券總現金流會更高,而這也是升息環境下,債券價格會劇烈變動的原因,市場機制會使升息發行的債券價格下跌,以補貼現金流差距。再來我們看看價格下跌之後,舊有債券的特性。

 

【狀況3:價格下跌後,升息發行的5年期公債】

價格下跌使殖利率上升,現金流平衡後的狀況。

到期年限為5年,票面利率為1%(發行時就訂死了),市價剩下82.68(補貼現金流差額)。

此時這檔債券的殖利率同樣拉到5.0%,但總現金流僅有$105.53

期間

1

2

3

4

5

加總

利息現金流

$1

$1

$1

$1

$1

$5

利息再投資現金流

-

$0.1

$0.1

$0.2

$0.2

$0.53

本金現金流

 

 

 

 

$100

$100

總現金流

$1.0

$1.1

$1.1

$1.2

$101.2

$105.53


【狀況3-1:為什麼效率市場會出現這麼大的差距,有什麼平衡機制嗎?】

投資人看到這邊應該會明顯發現不對勁,舊券總現金流只剩下105.53,與新券的127.63有很大的差距,殖利率一樣的背後發生了什麼事?

答案是價格上的資本利得和利差再投資。

對於舊券來說,價格剩下$82.68,相比於新券的$100元出現$17.32的資本利得。若將少付的$17.32一樣投資到5%的公債,會得到額外的$22.1現金流。

105.53+22.1=127.63

新舊券殖利率相同,總現金流相同,舊券價格下跌。

換句話再說一次,總現金流相同,理論上得到的報酬就會相同,實務上的誤差則主要來自市場對未來的預期不同,不過概念不變,因此債券ETF賣舊換新的操作,並不影響整體投組。

 

1ETF2ETF的差異

 

現在許多投資人除了一倍的ETF,還買了一些兩倍的正二ETF,相比於一倍的ETF主要持有不同期間的現貨組合,正二ETF是以期貨為主要部位,藉由期貨槓桿來打造兩倍的效果。

 

對於債券期貨我們主要需要知道兩件事情,其一就是配息,相比於一倍的ETF因為債券現貨本身會有配息,正二ETF主要利用期貨,其實配息本身是計算到價格之內的,因此不會有配息,但仍會反應在價格之內。

 

再來是正二ETF主要是利用期貨特性,來打造兩倍於正一ETF的兩倍價格報酬效果,因此如果從利率敏感度方面來看,基本上還是類似,主要的槓桿來自於期貨商品本身。除此之外,對於交易量極大的期貨商品來說,摩擦成本基本上比不過本身趨勢或是價格的變動,因此單純將其看作兩倍的債券ETF即可。

 

所以整體來說,對於長天期公債投資人而言,目前無論是現貨、ETF還是正二投資人,最主要的關注點還是殖利率本身,雖然特性上有些微差異,但除非要說是30年後利率都還是維持於現狀不變,否則殖利率的變化才是驅動價格變化的關鍵因素。

 

對於聯準會升息接近尾聲的狀況來說,目前的環境變化仍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債券的本質畢竟跟股票、商品期貨不同,不論持有何種商品,長期投資之下保持耐心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