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權重」是否為高息ETF的新選擇?

「等權重」是否為高息ETF的新選擇?的封面圖

前言

近年ETF市場有多熱?從ETF數量變化就能明白,2017年僅有100檔,到了今年7月,已經有240檔。

而目前台股上市櫃股票數量約為1800檔,如果鎖定市值300億以上的股票,那更是限縮到只剩250檔。要在這麼小的池子裡拼湊出各類組合、創造新的商品,對任何一家基金公司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戰。

不過在這條荊棘的道路上努力創新的業者不在少數,例如今年兆豐投信就勇敢嘗試與其它主流ETF商品不同路線的「等權重」概念ETF,旗下 $$ ,分別在1月及9月掛牌。

本文將聚焦在 $ 這檔與其它高股息ETF「同源不同種」的商品,聊聊當中的主要差異。


關於這檔ETF,先附上投資人關心的基本資訊:

◆發行價15元、風險等級RR4

◆採季配息(每年2、5、8、11月除息)

◆一年調整2次,分別是4月與10月

◆成分股50檔,範圍鎖定「上市」與「上櫃」股票

◆經理費50億以下(含):0.45%、50~200億(含):0.3%、200億以上0.15%

◆保管費50億以下(含):0.04%、50~200億(含):0.035%、200億以上0.03%


挑選成分股的3道關卡

再來是最重要的編製規則,為了方便理解這檔ETF的選股方式,我們可以簡化為3道關卡,由上而下分別是「ESG」、「高股息」、和「等權重」。

ESG部分,採用的是臺北大學開創的SEED企業永續評鑑系統,標榜Social (社會)、 Economic (經濟)、 Environmental (環境)、Disclosure (揭露)等四大構面。

ESG近年躍升為資本市場的主流趨勢,未來企業如果要順利接軌國際,面向海外投資人,ESG可說是必備的「通行證」。


00932選股的第一層關卡,是挑選SEED永續評鑑系統中,評分前50%的個股作為初步篩選標的。

第二層關卡,要求「現金股利」、「財務穩定度」、「動能」、「市值」等指標皆符合條件後,再依據股利率排名挑選前50檔股票。以下為各指標條件內涵:


「現金股利」:近3年都有配現金股利

「財務穩定度」:以近3年營收、淨利、營業活動現金流量計算,挑選前80%

「動能」:風險調整後報酬屬前90%

「市值」:市值100億元以上或市值前300大


第三層關卡,依照前兩層關卡挑出來的股票,設定各成分股「等權重」。這項設計是與其它同類型ETF商品最主要的差異點。


「等權重」設計帶來的3個特質

等權重的設計反映在和其他ETF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3點:


1.避免權重過度集中在特定股票

多數ETF最讓人質疑的,是權重多半集中前幾大成分股,這個現象在市值型ETF中更為明顯,例如台灣市值型的ETF多半有20~40%的比重落在台積電單一檔權值股上,當台積電股價表現不佳時,就會掩蓋掉其它成分股的表現。

「等權重」的設計就可以避免這類問題,每一檔股票都有相同的權重,不必擔心特定權值股的表現不佳進而拖累整體績效


2.同時擁有價差與股息

高股息ETF常見的選股方式,是採用「股利率加權」,例如高殖利率的成分股享有更高的權重,某些時候光是前5大成分股占比可能就超過20%,這麼一來就算低權重的股票表現好,也很難帶動整體ETF淨值往上成長。

這些權重較低的股票可能只是殖利率相對沒有這麼亮眼,不過股價的成長性未必比較差。00932所採用的「等權重」設計,就有納入更多同時具備股息與成長的股票,這麼一來長期下股息含價差的總報酬,有機會贏過傳統高股息ETF

3.高檔獲利了結、低檔加碼買進

「等權重」設計的一大特色,就是會在每次調整成分股的時間點「再平衡」。

例如某一檔股票漲多了,本來的權重從2%提升到3%,在調整成分股的時間點,就會賣出部分獲利部位,使權重維持在2%;相對地,當某一檔股票在期間內表現不佳、股價下跌,使得比重從2%下滑至1.5%,基金就會在調整時間點加碼,使得權重回升至2%。

例如今年有不少過往為定存屬性的股票,紛紛搭上AI題材出現多年難得一見的大漲行情,部份股票甚至有1~2倍以上的漲幅。不過隨著股價見高,後續的漲多修正,也多半落在3~4成,如果沒有適當獲利了結,很容易抱上又抱下

所以「等權重」的設計套用在高股息ETF上,筆者認為整體是利大於弊的嘗試,值得拉長時間持續觀察股價表現。


配息與總報酬表現

最後是股民最關心的配息與回測指數表現,在殖利率的表現上, 2017年至今有接近6%的水準,在高息ETF當中屬於第一梯隊。不過今年由於這檔ETF掛牌時間已錯過台股除權息旺季,所以投資人可以著眼在明年配息表現上;而在回測績效的數據上,2018/5至今也有優於大盤的報酬。

令筆者眼睛為之一亮的數據是,投信標榜這檔ETF具備「易漲難跌」的特性。

「易漲」對於投資高息ETF的股民而言,可能並不怎麼期待,畢竟大家都是衝著高股息來的,配息穩定比較重要;不過「抗跌」就不同了,經過了這幾年大量高息ETF問世後,投資人也逐漸明白「抗跌」的重要性,畢竟一檔高股息ETF如果不具備「抗跌」屬性,配得再多也是自我安慰。

就數據顯示,2022空頭年大盤下跌18.6%,這檔ETF所追蹤指數僅下跌3.31%,抗跌表現確實令人驚艷。未來若市場再次遁入空頭,這檔ETF或許就可以作為投資人逢低買進的選項之一。

總結以上,雖然大部分投資人對於「等權重」ETF商品有些陌生,不過這檔高股息結合「等權重」的兆豐永續高息等權(00932),筆者認為是值得嘗試的另類高息ETF選擇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