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尾效應~】

【長尾效應~】的封面圖

勝率高一點,獲利多一點,就有機會成為贏家~

 

長尾效應最初是用來描述在商業或是經濟模式裡,原來不受到重視的銷量小但種類多的產品或服務由於總量巨大,累積起來的總收益超過主流產品的現象。而在”致富心態”一書裡,Morgan Housel運用這一概念,來說明在投資領域裡,人們不需要把把贏,但只要贏面有一定的勝率,獲利率夠大,就一樣可以當贏家。

詳細內容可參見於此 : https://bookzone.cwgv.com.tw/article/28899

 

在投資領域裡,有沒有人可以百戰百勝,每場皆贏的 ? 至少到目前為主,我是沒有看過。理論上來說,應該也很少這種人。像股神華倫巴菲特,他也沒有每戰必勝的。既然沒有人是勝率百分之百的,哪就退而求其次,盡量提高勝率。但事實上,勝率其實無須很高,尤其在金融市場這個容易混亂的世界裡,看錯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判斷錯誤也是常態。但只要勝率跟報酬率能夠讓長期的獲利為正值,加上活得夠久,就會是贏家。

 

要想辦法在市場上存活,是第一要務。然後力求有一定的勝率,且賺錢的部位盡量想辦法賺到最佳化,賠錢的部位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這樣就比較有機會成為市場的贏家。想要達到這樣的目標,要做到的就是選到有波動上漲機會的股票,然後買在起漲點附近,出場在起跌點附近。不過想得很容易,要做到真的需要花功夫。如果認真看待這三個步驟,其實最核心的關鍵就是選股。

 

很慚愧的是,一直聽到人家說股票要做大波段操作,但我一直無法找到合適的方法。比如說像是3680家登,這支股票在2019年跟2020年出現過主升段的攻擊上漲,哪也是最好賺的兩段。而後面的這3年,大多數是緩漲區間的震盪。公司基本面很好,但是對於想要賺價差的投資人來說,就真的不是適合操作的個股了。所以也就是說,並不是每支股票都適合大波段操作的。而且事實上大多數的股票都不適合大波段操作。所以我個人是偏向一段一段操作,然後盡量找有上漲潛力的個股。

圖二是我一月份自己選股,加上以教學模式作盤後的模擬操作。進出場的方法是用教學方法去做模擬,所以跟真實狀況會有一些誤差。藉由這張表的狀況,可以看出自己在選股以及進出場的缺點,作為後續改善的空間。一月份勝率只有54%,但是藉由讓獲利放大,控制最小損失,還是可以讓整體獲利是正報酬的。圖三是2月份的模擬狀況。這個月行情較穩定,所以大約有73%的勝率。這都是盤後自己用教學方法去做誠實的模擬狀況。藉由這樣的模擬操作後,我的感想是不要給自己找麻煩,避開哪種會修理投資人、難以抓摸走勢的股票會比較好。難搞的股票很容易輸。穩定、乾脆上漲的個股會比較容易獲勝。當然也要關注其基本面跟籌碼面的狀況。

柿子要挑軟的吃,朋友要找人品好的來往,股票要選好做的型態操作,這一直都是我奉以為標準的人生智慧。也提供給各位朋友參考。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