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00939、00940-最大持股價格創新高,ETF淨值卻仍破發原因

淺談00939、00940-最大持股價格創新高,ETF淨值卻仍破發原因的封面圖

00940最大持股長榮最近股價頻繁創高。

相比4月1日收盤的167.5,如今股價已經上漲到了215,上漲了足足28%

第二大持股聯電股價相比4月1日的51.7也小漲來到52

為何兩大持股價格都比IPO時高那麼多,但00940股價卻仍在發行價下方苦苦掙扎?

最近市場又有很多資金在猜測00940會更換哪些成分股,許多資金都提早卡位,很可能又會造成一波『拉抬效應』!

到底00940會對台股投資人帶來甚麼影響?

投資ETF到底是不是一個好選擇?

今天就讓基金事來告訴你!

 

  • 00940的困境到底是什麼?

 

00940之所以表現不理想,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

  1. 它募集的資金太多了
  2. 它關注的標的太小了

目前00940約有2千億的資金,這些可以說都是『現金』因此對於台股市場來說,除了前幾大持股可能不太關注外,其他的公司都很可能這些錢能流入拉抬自身股價。

畢竟進出帶來股價震盪的影響都是非常巨大的。

我們之前有提到,00940是從台股前300大公司中選擇持股,而台股第300大的公司市值也才差不多300億,而市值50名左右的彰化銀行市值也才2千億,所以手握2千億現金購買力的00940有什麼動作,很容易被人鑽空子,畢竟誰都不想錯過潑天富貴!

只要新成分股或即將被剃除的成分股股本市值較小,市場一些Smart Money會提早佈局推高股票或提早放空,等待被動資金接盤。

而這些推升行為在『股本越小』的公司來說越明顯!

這也是為什麼,雖然00940前兩大持股都有不小的漲幅,但許多成分股自從進場之後股價卻都有所下跌,畢竟相對股本幾百億幾千億的長榮和聯電,股本只有14億,一天交易量不足千張的鈊象3293在得知有接近60億的買盤會湧入的時候,大家想的應該都是先進去卡位,畢竟ETF布局的時間通常就是5天,平均下來1天至少有1000~1200張淨買入,到時後不愁賣不掉。

 

而當標的的價格提早被推得太高,使得ETF不得不用高於行情的資金接盤之後,由於沒有新的接盤俠,因此該股票的『短期投資人』發現行情已經結束了,因此翻翻賣股撤回資金,股價也就跌回起漲前甚至更低。

這也使得ETF投資人想要通過持有該標的獲利所需耗費的時間更長。

同樣的道理也發生在漢唐以及一些股本較小的公司上面。

 

 

  • 00940的困境是否有解?

 

依照台灣的盤口大小以及00940追蹤指數的選股邏輯來看,短期內00940的困境是無解的。

高股息ETF本身的前提就是要選擇『高殖利率』的標的,換言之就是盡量找企業獲利穩定成熟且被低估的。

而這些企業除了幾大龍頭與銀行外,多是市值不足千億的中小企業。

這些中小企業的投資人甚至是內部經營團隊一旦能『明確知道』某個時間點會有少則幾十億,多則上百億的資金『流入』、『流出』某個標的,其價格就很可能受到人為操控影響。

類似『鈊象』、『漢唐』這種進場在相對高點的情況一旦多了,該ETF的淨值表現相對大盤來說就很容易表現弱勢。

而這些標的在00940的50檔中不算少數,不算前幾大持股,就算後面的,目前持股第35大的中磊市值也才3百多億,00940買了1.22就是25億,也就是快2萬張!

相對來說,消息公告之前,中磊一天只有成交3千張左右,等於未來5天買盤都會多一倍以上不管價格的買單,這種消息能提早知道還不先進場卡位。

 

  • 為什麼單就00940會這樣其他ETF沒有類似情況嗎?

 

除了市值型ETF外,其他ETF或多或少都有類似的狀況。

市值型不是說沒有影響,但他們買的都是比較大的公司,影響能力較小,像這次的情況,長榮聯電影響就不大,那些銀行股也是類似的概念。

那其他ETF是否也有類似的狀況?

坦白說也都有,但ETF的選股條件越『鮮明』,越容易讓人家知道。

舉例來說,同樣是高股息,0056的規則就很簡單,從150大公司中選出未來配息最高的50檔

這個配息最高指數編織規則就只有空泛的寫『按照歷史經驗』,因此投機者『試錯』的成本很高。

因此比較少人會去『賭』。

畢竟真正能長期活在市場上的,沒有一個『賭徒』,大家都是數學家。

但像00940幾乎亮名牌的規則的『客製化ETF』,就很容易讓人猜到,只要成分股會選到一些『股本較小』、『市值較低』的公司時,投機者就很容易操弄股價。

這也是為什麼在許多公司,投資部門的員工都需要簽屬保密條款而且自己不能跟著買賣股票的原因。

 

  • 投資人應該怎麼做?

 

如果對於金融投資有研究熱誠且資訊充足的投資人,也可在ETF橫行的現在嘗試看看去吃豆腐。

但對多數人來說,基金事建議『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與其整天糾結,判斷後可能又因膽怯不敢下大注,不如單純的就把投資的工作交給專家。

以台股投資來說,基金事建議,如果『看好台灣又想』,那就選擇『交給專家』

雖然巴菲特和華爾街打賭的結果顯示,基金經理人的績效多半不如SPY/VOO等指數ETF

但台灣的股票市場因為盤口不夠大,又有各種套路、交易規則(連續多日上漲下跌會改成關禁閉,甚至全額交割股等等)、ETF資金等等,因此有更多資源的『專家』能帶給投資人更好的報酬率。

過去7年的時間也驗證了,除了槓桿型ETF,基金經理人帶來的績效遠優於大盤。

因此,若在台灣投資,專家相對來說是值得信賴的!

若想輕鬆看懂市場、想第一時間獲得市場最佳投資快訊,想第一時間掌握基金訊息!

趕快來關注基金事吧!

 

原文轉載自webzz臉書:淺談00940-最大持股價格創新高,ETF淨值卻仍破發原因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2rXFgadSCiVt21s6PLxkU3n23SDd1fUgBLCww6gQqu8FySHz9TpEWJY9nLf9xLAsZl&id=100071880366371),想看更多基金事的文章,可以點擊下方連結加入基金事官方LINE帳戶,追蹤基金,就能收到第一手基金快訊! 

 

🔎LINE:@webzz https://page.line.me/825nhosj/

🔎官方網站:基金事webzz https://webzz.co/

🔎YT:基金事webzz https://tr.ee/O2H8Z9IV58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