貶值是對抗關稅的最佳武器嗎?聊聊中美貿易戰的應對手段

貶值是對抗關稅的最佳武器嗎?聊聊中美貿易戰的應對手段的封面圖

貨幣貶值確實可以提升出口競爭力,尤其是面對關稅壓力時,通過降低商品價格來抵消成本。比如中美貿易戰期間,人民幣一度貶到7.2兌1美元附近,給出口企業減了點負擔。但這招並不是萬能藥,背後坑也不少。

那麼,風險在哪裡呢? 貶值用多了容易玩出後遺症,比如資本外流、外債成本增加,甚至可能讓市場信心崩了。特別是像中國這種外匯儲備大國,動不動貶值就會讓外界覺得經濟有問題,反而適得其反。

中國的招數比單純貶值多得多。比如財政補貼給受關稅沖擊的行業,或者幹脆擴大內需,少點依賴出口,還有開拓新市場,跟其他國家簽更多貿易協議。這些都比一味靠貶值靠譜。不過,這就像中美二車對撞,還得看誰最終沒有棄車而定。

現在全球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光靠貶值解決問題,容易引發“貨幣貶值大戰”。到時候各國央行一起出手干預,市場反而更亂。

怎麼說呢? 貶值是工具之一,但不是救命稻草。得配合其他政策,用得精準點兒,效果才好。純靠貶值,可能偷雞不成蝕把米,影響還更大。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