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5
【錨定效應】當你買進一檔股票後被洗出場,之後寧可目送股價飆漲而不願意認錯買回來的心理狀態。
蘑菇這裡提出日常生活中在行銷手法上常用的方式,希望你能一看就懂。【買一送一】就是最好的例子,一件商品標價 100 元,買一送一你立刻就算出來變成一件 50 元,於是你就買了;這裡的 100 元就是那個錨,先在你心中定下了一個價格的錨,接著讓你覺得現在的優惠很便宜,你就會買了。【第二件六折】也是不錯的例子,一瓶飲料 30 元,六折就是 18 元,你也覺得好便宜所以也買了;但其實因為是第二件才六折,所以總價是八折而已,他如果說買兩件八折,你會不會很爽快地買呀?
電影 Inception (全面啟動) 中提到,你要植入一個想法是相當困難的,必須是非常純淨 (Pure) 的想法才行,之後才能因為這樣的觀念轉變而產生出後續較大且有連續效應的影響。標價訂得高再來打折這種行銷手法如果變成常態就沒什麼用了,比如買車、買房子你就知道先砍六折再繼續談,這種已經落入無用的談判手法到底為什麼還繼續存留下來蘑菇也不懂。不過在股市中,沒有打折這回事,有的是你自己內心中的【錨】。
2019.01.14 蘑菇第一次談到錨定效應,當時舉的例子原封不動照抄如下:
蘑菇舉個例子:你買進了一檔股票 95 元,他漲上 105 然後回落 100 收了長長的上影線而且還出量,所以你就出場了,並為了賺到這 5 元沾沾自喜。隔了兩天他在 100 這邊磨來磨去,不下跌也不上漲,你就等待著。沒想到又過了兩天,他突然來了根長紅又漲上了 105,但之前你才從 95-100 賺了 5 元,豈有追買在 105 的道理?所以你決定只要他不跌回 100 以下你就不再進場,然後他就噴出去了。以上例子如果過幾天 2345 智邦 走勢雷同的話絕對是巧合!
隔天 2345 智邦 還真的給他大漲,開盤價與當天最高點價差高達 8%,真得是巧合。你的操作中有更多的例子是關注了一檔股票但是遲遲沒有進場,等到某一天他突然發動起漲了你卻不在車上,於是決定目送而不是進場追,之後就目送它越來越遠。比如 2019.03.17 蘑菇提到了 1904 正隆,當時股價在 20.3,但這兩天已經發動起漲到了 20.9、如果看 K 線圖,你會看到已經兩根紅 K 脫離盤整區,於是你就選擇目送,因為你心中已經有了 20.3 這個錨。之後他若是繼續漲,你也不願意追,因為你心中認為的價格就是 20.3 左右了。
任何一檔標的不會因為你買或不買而改變他的走勢,你的每一次進場或出場都是獨立事件,互相沒有關聯。只要把每一次進場、每一次出場都拆開視為獨立的事件,你就能避免【沉沒成本謬誤】及【錨定效應】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