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心理-沉沒成本

磨心理-沉沒成本的封面圖

2019.03.25

【沉沒成本】當你買進一檔股票後,股價下跌,但你卻怎麼也不肯停損賣出的心理狀態。

常常有朋友會來訊詢問關於某檔標的的看法,而這些問題多半是因為已經套牢,或是抱上抱下的情況;在股市中,沉沒成本謬誤特別容易發生,而且你甚至會找各種理由來幫助自己擴大虧損。當虧損發生時,你會尋求各種理由來說服自己,比如外資/主力今天仍然買超 (但其實在他們高點賣出,如今只是回補而以);或是指標已經低檔為超賣,一定會反彈 (但指標低檔可以鈍化,就跟標股高檔可以鈍化一樣),而就算真的反彈了你還是不會停損,因為沒有回到你的成本,即使回到你的成本你還是不會賣,因為沒有賺錢,最後又續跌了你就更不會賣了。

要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很簡單,蘑菇把進場與出場當成【兩件事情】來處理。時常有人說【進場理由消失了就要出場】,說這種話的人往往會被視為高手。其實蘑菇也說過,但卻不一定這麼做;因為【進場理由還沒有消失之前,難道就不可以出場?】。

身為一個價差交易者,交易的目的是為了賺錢而不是投資。買進一檔股票後續抱的原因是他可能還會為我們帶來更多獲利,而不是虧損。因此當進場後,你要關心的事情就再也不是你的成本,而是獲利。你是個大老闆,手上有十家餐廳,七間虧錢三間賺錢,你會把虧錢的七間收掉價碼投資賺錢的三間,還是把賺錢的三間收掉去貼補虧損的七間?

砍股票的原因不是你看空他,而是因為它會使你虧損。砍掉後他卻又往上漲,是代表你的判斷力還需要磨練加強,不是因為主力大戶很壞。你所要做的事情是認清自己的策略其勝率來自於客觀的統計數據,你必須照著做,否則就會造成策略失準,拖垮你的勝率,增加你的敗率;如此一來你的期望值下降,離持續虧損就不遠了。

你所要做的事情是【防止沉沒成本謬誤的發生,因為它會造成我們的虧損】。而一旦沉沒成本謬誤發生,你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凹單,最後砍在阿呆谷,而後你卻又不願意追回來,只能目送。這個問題就出在於另一個心理狀態:【錨定效應】。

P.S.【沉默成本】更常發生在無法成功減肥的人身上:食物這麼好吃,不吃掉的話很浪費,還是吃了吧!!(於是變成大胖子)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