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企業破產潮捲土重來,破產申請數量飆升,接近疫情後高點。根據彭博數據,這些申請多來自負債超過5000萬美元的大型企業,顯示金融壓力正在急速升溫。信用利差、破產潮和槓桿貸款違約率無不為市場拉響警報。
通常,信用利差是破產潮的先行指標,但過去兩年卻異常收窄,與破產數據的增長背道而馳。關鍵原因在於收益率曲線的特殊走勢——此前倒掛的曲線壓低了利率波動性,而隨著曲線重新陡化並回歸正斜率,波動性迅速攀升。
美聯儲雖暫無降息計畫,但短端收益率穩定的同時,長端殖利率因通膨壓力、供應問題及經濟復甦預期持續走高,曲線陡化趨勢明顯。這對信用市場構成沉重壓力,企業現金流被壓縮,信用利差進一步擴大。
目前,投資級企業的信用利差已開始走寬,顯示市場對股市高估值的容忍度正在下降。而表面穩定的高收益債則隱患重重。槓桿貸款違約率攀升至20個月高點,但高收益債違約率卻保持低位。這種矛盾可能源於大規模高收益活動湧入1.7萬億美元的私人信貸市場。該市場因透明度不足掩蓋了實際風險,成為潛在危機的溫床。
更令人憂心的是,私人信貸市場一旦風險釋放,或將引發猛烈震盪。彭博指出,約20%的BB級貸款和債券已被列為“負面展望”,隱患正在擴大。
儘管標普500指數依然處於高位,但股市尚未全面反映這些風險。隨著利率波動性上升,VIX恐慌指數與信用利差聯動加強,市場波動恐將加劇。
來源:彭博
如今的美股,就像踩在一片埋滿地雷的土地上。高估值、信用壓力、破產潮及私人信貸的不透明風險交織,問題已不在於“會不會爆”,而是“什麼時候爆”。
其實,灰犀牛也好;黑天鵝也罷,後果總是「殊途同歸」。
資料來源:GoldenTrader團隊整理
本文授權轉載自 【GoldenTrader全球投資交易實戰團隊】
喜歡這篇文章嗎?
立刻追蹤GoldenTrader全球投資交易實戰團隊,即時與您分享國際重大金融時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