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矛盾浮現:製造業迎曙光,服務業拉響警報

美國經濟矛盾浮現:製造業迎曙光,服務業拉響警報的封面圖

作者/GoldenTrader全球投資交易實戰團隊

1月初步PMI數據描繪出一幅分化的經濟圖景:製造業六個月來首次重返擴張區間,從49.4升至50.1,高於市場預期的49.8;而服務業PMI則大幅下降至52.8,低於預測的56.5。這一數據不僅揭示經濟動態,更凸顯了政策效應的外溢影響和市場潛在隱患。


來源:彭博

新政府政策逐步滲透製造業,推動商業信心達到2022年以來高點。減稅與產業支持計畫被視為主要驅動力,訂單需求回升進一步助推招聘熱潮,就業增速創下兩年半以來新高。然而,服務業的疲弱表現反映出內需結構性不足,尤其是中小企業面臨融資與勞動力供應的雙重壓力。

而且,市場樂觀情緒的背後,通脹壓力正在積聚。投入成本和售價漲幅雙雙攀升至四個月高點,主要由供應商提價和薪資上漲驅動,製造業與服務業均難以避免。這種情況可能迫使美聯儲採取更為鷹派的貨幣政策,加劇市場對利率進一步上行的擔憂。

美國經濟數據的變化必然外溢全球。製造業的反彈可能提振全球大宗商品需求,進一步推高能源和原材料價格,尤其是對供應鏈依賴度高的經濟體將面臨輸入性通脹壓力。與此同時,美元的預期走強周期,對新興市場貨幣形成壓力,進一步挑戰非美資金流動性和經濟穩定性。


另一方面的隱憂

政策影響內部仍存在不確定性。雖然企業對川普政府的減稅與基建計畫充滿期待,但國會對於長期財政赤字的擔憂可能削弱部分政策推進力度。此外,供應鏈問題仍未完全解決,中小企業反映的融資與人力資源短缺問題可能成為美國經濟復甦的潛在掣肘。

目前,對新政府的信心仍舊支撐了市場,但若通脹壓力進一步升高,企業的經營成本將面臨更大挑戰,可能抑制其投資與擴張計畫,進而拖累整體經濟增速。

未來的經濟局勢如同一場平衡遊戲,投資者需關注政策執行力度與全球市場反應,同時警惕潛在風險的疊加效應,更別忘了還沒有落實的關稅大戰,從現在起任何環節的失誤,都可能引發多米諾效應般的衝擊。

美國數據的波動正在外溢至全球市場。製造業復甦提振了能源和原材料需求,但也推高了大宗商品價格,對依賴進口的經濟體造成輸入性通脹壓力。美元走強則給新興市場貨幣帶來下行風險,進一步挑戰全球資金流動性。

可以說: 美國服務業 PMI 重挫,製造業回升,通脹壓力加劇,川普高深莫測導致市場前景複雜,不過,川普新政雖然聽起來敘事宏大,但美國的問題卻一向很實在,也就是通膨、就業、赤字。


結論

雖然一月份的經濟增長稍微放慢了點,但市場對未來還是很有信心,所以這次放緩可能只是暫時的。目前市場都對美國企業對前景看好,開始加大招聘力度,新增崗位數量達到了兩年半以來的最高水平。

不過,有件事需要注意:價格上漲的壓力在增加。

隨著企業對業務前景的樂觀態度,招聘活動顯著回升,新增就業數量達到兩年半以來的最高水平。

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可能會讓人擔心,經濟增長強勁、就業市場火熱,再加上通脹上升,可能會促使美聯儲采取更強硬的政策措施。

整體看來經濟增長在放緩,但物價卻在上漲……這感覺有點像『滯脹』開始顯現的苗頭。



資料來源:GoldenTrader團隊整理


本文授權轉載自
GoldenTrader全球投資交易實戰團隊


喜歡這篇文章嗎?

立刻追蹤GoldenTrader全球投資交易實戰團隊,即時與您分享國際重大金融時事!


延伸閱讀>>>>

川普關稅政策下,加元暴跌是結局還是布局?

美元飆升:火箭般的速度衝撞全球

黃金:亂世中的壓艙石,實力依舊不容小覷

美股風險更像灰犀牛,而非黑天鵝

經濟馬車變回南瓜?印度能否重拾水晶鞋?

留言討論